产业研究
Industry research随着数字技术在全球范围的深度应用和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传统贸易体系正在向以数字贸易为代表的新型国际贸易体系转型升级。各地应主动引领数字贸易发展,构建数字贸易管理体系,积极参与全球数字贸易发展与规则制定,为全国发展数字贸易提供示范和样本。
根据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研究,任何产业的结构优化和持续发展都基于供给因素、需求因素、国际贸易因素和国际投资因素,以及以政府经济政策等为代表的其他因素,结合全球,尤其是我国数字贸易发展的独特特征,鼎韬开创性的提出数字贸易产业发展的四维模型,即从数字贸易的产业链出发,从政府端、需求端、供给端和生态端四个维度,分四个步骤针对产业链四个方面分别研究,形成一套完整可行的数字贸易产业发展策略。
此前,鼎韬针对产业发展的人才、资本、政策等关键要素已经进行了阐述,在最后一个维度的生态端完善上,政府如何构建全面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体系,鼎韬认为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生态端:构建全面支持数字贸易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
在数字贸易产业链的生态端,核心就在于构建支持本地数字贸易发展的服务环境。包括搭建载体、会展、智库和公共服务在内的数字贸易多元化服务公共服务平台体系,为数字贸易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撑。
1.建设数字贸易特色产业基地
园区作为承载数字贸易企业聚集的关键载体,建设和认定一批本区域内的数字贸易产业基地是推动数字贸易发展的关键。
各区域一方面应该积极申建文化贸易、数字服务、中医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语言服务、地理信息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推动特色服务出口竞争力。
另一方面应当充分发挥基地/园区的集聚、引领和辐射作用,鼓励和支持本地成熟园区发挥行业资源优势和链主影响力,整合产业上下游资源,构建特色服务贸易产业基地和生态系统,分领域建设一批特色数字贸易产业基地。强化数字贸易市场主体招引和培育壮大,引领和推动本地数字贸易空间布局优化,实现数字贸易的差异化、优质化、特色化发展。
同时构建虚拟化数字贸易产业园区,通过数字技术和云服务,为暂时无法转移到本地的数字贸易企业提供服务,从而保证即便企业不在区域内运营,只要注册在园区,就可以享受到各项产业政策及各项服务,不求所在,但求所有,为企业的逐步过渡和转移到本区域提供相应支撑。
2.构建以平台为核心的公共服务体系
立足本区域现有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领域相关的公共服务平台,将可支持数字贸易发展的平台升级认定为数字贸易公共服务平台。针对数字贸易的行业共性需求建立公共服务平台需求目录和评价体系,对于现有平台尚未涵盖的服务领域认定新建一批新的公共服务平台,面向本地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吸引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聚集,为数字贸易企业发展提供关键工具和技术、资本、信息等服务,建立数字贸易多元化服务平台,包括数字贸易国际合作平台、海外项目交易平台、融资与保险服务平台、海外专利与知识产权保护平台等等。
搭建国际数字贸易促进平台,为数字贸易企业、服务和产品“走出去”提供政策汇集、风险预警、资源对接、信用认证、专业翻译、法律咨询、专利申请及知识产权海外维权等公共服务;整合国际数字贸易项目营销平台,引进全球和国内数字贸易领域的项目营销平台;搭建国内服务采购发包中心。汇集国内各大公共服务采购资源中心平台的服务类项目。举办企业对接交流会,打通线上线下服务渠道,为企业发包和接包提供服务;建立国际市场拓展推荐服务机构名单。针对数字贸易企业需要的各项专业服务,针对每个具体服务领域认定、聚集一批合格服务商建立国际市场拓展推荐服务机构名单,包括国内外专业咨询机构、行业协会组织等,为本地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专业服务和支持;建立“服务券”制度,提升服务能级。根据数字贸易企业的出口额给予企业一定金额的服务券,补贴企业采购平台相应服务,企业可以利用服务券购买有关服务,支持企业获取专业的国际市场服务。
3.打造数字贸易产业生态金三角
通过对全球主要国家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总结和研究,我们发现,一个地区服务贸易产业的快速发展,除了在供给和需求两端实现聚集和突破外,营造产业发展的公共环境,形成对行业的持续影响力和区域品牌力也是成功的另一个关键要素。
国际服务界称为“产业发展关键三角”的“区域品牌、行业组织和咨询机构”中,从全国角度,中国服务的品牌与国际先进国家差距很大、咨询机构数量很少且规模有限、行业组织基本缺失。既没有中国的IT Symposium/Xpo、也没有中国的NASSCOM,更没有中国的Gartner。因此可以借鉴国际产业发展成功经验,打造本地数字贸易的“品牌会展+行业组织+咨询机构”金三角。
(1)成立专家智库,建设数字贸易智库平台
建立数字贸易专家智库。链接国内外服务贸易,尤其是数字贸易相关领域的研究咨询机构和专家资源,成熟情况下可以组建本地数字贸易研究院,为产业发展战略决策、专题研究、宣传推广及沟通交流等提供智力支持。
建立数字贸易智库平台。依托智库搭建本地数字贸易智库平台,整合全球重点市场相关的数字贸易规则文件,在数字贸易行业主管部门支持下,由平台运营主体负责相关文件和数据充实及更新,平台文件和数据可供相关部门和企业查阅并规范使用,加强国际数字贸易规则变化监测。
(2)举办本地数字贸易品牌峰会
立足本地产业定位和发展规划,每年汇集全球数字贸易买卖双方,举办本地数字贸易品牌峰会,打造本地在数字贸易领域的品牌及影响力。
每年联合各基金和龙头企业,面向全国举办数字服务出口创新大赛,征集优秀项目,加强优质创新创业项目和企业的孵化和培育。
积极申请承办或主办数字贸易类展览、会议、论坛等活动,鼓励各类投资贸易类展会增设数字贸易展区,宣传推介本地数字服务贸易发展优势和成果,提升本地数字服务贸易品牌形象。支持企业赴境外参加服务贸易、服务外包、技术创新、物联网科技等重点专业展会,为本地数字服务走向世界创造更多机遇。
(3)成立行业协会,打造数字服务贸易“NASSCOM”
借鉴印度NASSCOM驱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模式,建立本地数字服务贸易协会,鼓励协会为数字贸易企业发展提供数字贸易政策研究、产业规划、信息共享、人才培养、品牌推广、标准认证等公共服务。同时加强合作,整合资源,针对数字贸易重点领域、重点市场组建专委会,如数字内容发展专委会、“RCEP”数字服务出口专委会等等。加强政策落实。重点推动税收等各类支持政策和审批流程的普及培训,制定详细的流程指南,为企业提供政策申报全流程服务。推动标准建设。依托协会加强数字贸易标准建设,针对数字贸易重点领域建立团标。强化国际合作。以协会为核心强化国际合作,与重点国家行业组织建立联系和合作,整合咨询机构、认证机构、会展、金融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财务机构、VCPE、营销平台等服务机构资源,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专业服务和支持。
针对数字贸易的发展,鼎韬自2019年开始对数字贸易进行系统研究和思考,《全球化4.0:数字贸易时代的到来》研究报告对数字贸易的定义、分类和发展提供一个系统的阐述。接下来即将发布的两本报告,《以管窥豹--数字贸易统计与测度研究》对数字贸易的测度方法和数字贸易统计的可行路径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七步成诗--系统构建区域数字贸易发展体系研究》,则主要针对业务推动,希望为政府推动本地数字贸易发展提供一份可操作的路线图。敬请大家关注!
鼎韬深耕服务贸易与外包行业十五年,以“致力于提升中国服务的全球竞争力”为企业宗旨,秉承“思想整合产业,平台聚集资源”的发展理念,将全球视野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持续为国家、省市、园区提供卓越的研究咨询、会展活动、产业平台和国际化服务,致力于共建地区产业发展新生态。
版权所有:天津市数字贸易综合服务平台 备案号:津B2-200802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