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研究
Industry research前言
对外开放,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手式。
它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基,也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在这一点上,从未动摇过。
最高领导人在进博会 900 多字的视频致辞中," 开放 " 一词出现了 16 次。
在各国均需要纾发展之困的当下,中国提出的推动各国各方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制度型开放机遇、深化国际合作机遇,让不少进博会的参展企业为之振奋。
在二十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 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最高领导人明确表明:"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中国将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而进一步进行国际经贸合作的制度创新,则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核心内涵。
对外开放,不是一句空话
对外开放,不仅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还是中国面对当前复杂的世界政治形势的关键性举措。
" 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反对保护主义,反对‘筑墙设垒’‘脱钩断链’,反对单边制裁、极限施压。"
传统的全球贸易多边合作机制 WTO 已陷入僵局,自美国发动贸易摩擦以来,贸易保护主义已经明显抬头,中国成为最大的受害国之一。
而应对保护主义的抬头,中国选择的策略无疑是无比正确的,那就是持续扩大对外开放。
多年来,中国持续推动多项国际经贸合作协议。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即 RCEP 历经十年谈判,也在 2022 年正式生效。
2012 年 11 月 20 日,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简称 FTA)正式启动协商。
中国还在美国的阻挠下持续推动《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生效执行。
根据商务部数据,截至 2021 年 3 月 10 日,我国签订或加入的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协定或贸易安排,数量为 19 个。
就在 2021 年,中国还宣布积极准备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对外开放是中国国际关系的核心关键,与世界各国民众通过贸易紧密相连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基础。
贸易是和平的同义词,紧密相连的贸易是阻止各国纷争的最有利的武器。因为贸易利益真实不虚,各种政治杂音在巨大的贸易利益下无法形成大规模破坏力量。
贸易才是一切国家关系的压舱石。
中国不仅仅通过上述国际贸易协定开展广泛而高水平的经济合作,还通过各种政府间组织积极推动国际间的经贸合作。
金砖五国、上合组织都是这样的政府组织。其中上合组织在成立之初是一个关于加强边境地区信任的组织。
但国际贸易才是国际政府间关系的根本,经贸合作能帮助两国民众和企业互通有无,实现双赢发展。
在中国 " 一带一路 " 的战略下,上合组织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成为上合国家合作中更为重要的核心内涵。
这其中,青岛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
青岛是一个传统上被认为是主要面向中日韩的地区性互联互通型城市,但现在,青岛已跃升为面向整个 " 一带一路 " 的全球性互联互通型城市。
青岛位于 " 一带一路 " 和东北亚经济圈的双节点位置,是国内经济腹地和海外市场交汇处,具备国内外两大市场循环优势。
青岛具备成为 " 一带一路 " 互联互通的东西端链接点的政策和地理优势。
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诺罗夫同样看好青岛的未来发展,他说:" 随着世界重心从西向东移,上合组织和上合组织所在的区域,在下一个十年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头羊。青岛会成为连接中西,连接海陆,连接上合组织、亚太国家和东盟国家之间的桥梁。"
青岛能否成为中国对外开放总体战略中的关键性城市,这取决于青岛市能否在对外经贸中进行制度创新,加快制度型开放的步伐。
如何打造高水平的国际经贸合作平台
上合组织国家总面积 3780 万平方公里,占全球总面积 25%;人口超过 30 亿,占世界人口总数近 50%;经济总量接近 20 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 22.5%,市场广阔,合作潜力巨大。
青岛市共有 6430 家与上合组织国家有经贸往来企业,年贸易额超过 800 亿元。
山东省与上合组织国家有经贸往来的企业数量超过 3 万家。
2020 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额已经突破 2450 亿美元,20 年间增长 20 倍。
早在 2018 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就宣布了中国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
自贸区、经贸合作示范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典型形式,这种对外开放主要依托于制度创新。
深圳特区、浦东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仅数年时间成绩斐然。
上合示范区依托于上合组织国家间的经贸发展和示范区的制度创新,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上合示范区成立以来与上合组织国家的各项指标大幅增长,与上合组织国家双向投资额从 2020 年的 40 万美元增至 2021 年的 2268 万美元。与上合组织国家贸易额从 2019 年的 8.5 亿元增至 2021 年的 40 亿元。
今年前 10 个月,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共开行中欧班列 455 列,同比增长 42.6%;国际班列货物到发量 4.37 万标箱,同比增长 47.71%。
目前,青岛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突破 2 万家,较 2015 年增加 6000 多家。
制度创新是打造高水平国际经贸合作平台的关键。
就在进博会前不久,上合示范区就集中发布了 20 余项制度创新案例,主要涉及物流运输、贸易发展、产能合作等六个领域 ,为助推贸易便利化、提升上合组织国家间经贸合作水平提供了解决方案。
上合示范区在 11 月 25 日正式上线的上合经贸综服平台,让我们隐隐看到了当年的 " 深圳速度 "。
7 月 19 日,上合示范区向国家口岸办汇报综服平台建设的设想;
10 月 24 日,海关总署批示同意国际贸易 " 单一窗口 " 支持上合示范区建设经贸综合服务平台;
11 月 21 日零时,上合经贸综合服务专区正式登陆中国国际贸易 " 单一窗口 ",成为国家级平台的有机组成部分。
仅仅四个月时间,一个为用户提供 " 贸易 + 通关 + 物流 + 金融 " 为一体的全周期、全要素、全链条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就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上合示范区综服平台,是紧跟数字经济时代的跨国贸易平台。
它有效地整合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是拓展国际产业链合作、维护供应链稳定,推动上合组织国家间规则、规制、标准互认合作的有力举措。
在数字经济时代,国际贸易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国际贸易呈现出高度数字化的特征,贸易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国际贸易各领域深度融合渗透。
信息展示、贸易洽谈、支付结算、税收通关等环节逐渐向线上迁移,这不仅仅给国际贸易商带来更加便利的服务,还让贸易数据和商品数据成为重要的贸易资源。
上合经贸综服平台就是一个高度数字化的数据枢纽,它依托国际贸易 " 单一窗口 " 标准版开发面向上合组织各贸易主体提供特色应用。
国际贸易受限于各国不同的政策、容易形成贸易血管中的各种堵点,让市场主体增加交易难度,减少交易量。
疏通国际贸易间的各种堵点,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便利的国际贸易服务,就是提升贸易量的制度创新关键。
上合经贸示范区联合青岛海关等部门,针对上合组织和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间地方经贸合作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上线了 " 优惠税率查询和原产地规则预判 "" 信用上合跨境征信 "" 四港联动多式联运 "" 中俄报关单一单两报 "" 上合 · 银关通 "" 上合 · 易融链 "等特色功能,涵盖了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跨国别贸易信息共享、双多边通关互认、涉外法律咨询、金融供给便利等多方面,为深化推进贸易便利化水平发挥积极作用。
" 便利化、智能化、国际化 " 是我国国际贸易 " 单一窗口 " 建设的发展方向,也是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的制度基础。
制度创新就是增长引擎
制度型开放是在扩大商品和要素流动型 " 边境开放 " 的基础上,对接并引领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构建公平普惠、规范透明的 " 境内开放 " 制度体系,是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制度创新型开放。
对接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及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仍有差距。
各个自贸区、示范区的积极自主创新是中国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所在。
上合经贸综服平台围绕着制度型开放进行了大量创新。
在该平台,通过流程优化可以实现一站通关,为外贸企业提供业务办理指引、在线申请、单证电子传输、办理预审核、通关实时查询和提示、政策信息发布及关企实时互动等线上 " 一站式 " 服务,真正实现 " 让企业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 "。
上合经贸综服平台还打造了全链物流服务,依托卫星星座、物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和先进算力,构建覆盖全程物流管理、跨部门高效协同、跨平台数据互联互通的数字化物流链条,支持与承运商、电子口岸、物流企业等业务单位的信息共享通道,为多式联运经营方、政府单位、物流业务各参与方提供实时的业务数据支撑和一站式物流信息服务。
该平台还对接山东高速中欧班列服务平台、多式联运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物流效率的极大提升。
海陆空铁高效协同:真正实现一站托运、一份单证、一次打印、一次申报、一次通关、一次结算。
卫星赋能联运监管:将卫星、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多式联运业务深度融合。
全程跟踪监管可视:通过跟铁路、公路、船舶、卫星的对接, 形成全程物流轨迹的可视化展示。
上合经贸综服平台还有一个重要模块叫智税引擎,这一功能模块为企业提供出口退税服务及全流程智能规则引擎,以数字化、可视化、交互式的方法智能指导进出口企业充分应用税收减免规则,并通过配套服务创新实现税务业务办理 " 零跑腿 "。
贸易离不开金融,上合经贸服务平台的另一个核心模块是特色金融。
平台依托 " 单一窗口 " 金融保险服务模块,通过与银行及保险机构对接,面向外贸企业提供预约开户、国际结算、汇总征税保函申请、融资贷款、关税保证保险、出口信用保险及索赔功能等项服务,方便优秀企业与银行、保险机构开展合作,提升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特色金融模块的亮点是,平台可以为市场主体提供贸易背景真实性验证、通过 " 信用上合 " 提供跨境信用管理解决方案,通过 " 上合银关通 " 为企业提供关税保函业务。
上合国家观察员国阿富汗的松子贸易商,就在上合经贸经服平台上实现了贸易效率的大幅提升。
Alhaj Mohammad Nazi Sadat 公司是阿富汗的知名松子贸易商,业务覆盖了松子采购、加工、包装、出口等各个环节,产品出口中国已有 14 年。" 我们公司每年 70% 的松子都发往了中国,但是在贸易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 阿色拉表示。以往公司在中国寻找客户只能通过展会、中介介绍等渠道,还需要逐项到相应办事机构协调报关、物流等流程,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成本高、效率低,耗时长。
上合经贸综服平台试运行期间,Alhaj Mohammad Nazi Sadat 公司将 3000 吨松子的售卖信息在平台发布后,就收到了中国多个客商咨询。经过线上洽谈,Alhaj Mohammad Nazi Sadat 公司最终与上合坚果交易中心达成了合作协议。
找到客户只是第一步,通过上合经贸综服平台,Alhaj Mohammad Nazi Sadat 公司的该批货物从报关商检,再到货物运输、保险办理都匹配了最优、最便捷的方式," 一站式 " 解决经贸合作中各环节问题。以货物运输为例,以往阿富汗松子运往中国都是走海运,或者空运经迪拜、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中转,前后时间长达 20-45 天,由于各地气候不同,对松子品质也会产生影响。而在上合经贸综服平台上,可提供多种物流渠道供客商选择,最终根据公司需求,匹配到平台入驻企业——中外运提供的货运包机,仅用 15 天,就将松子运至国内,送到客户手中。
高效运输、快速通关等各环节的畅通也带来了更加广阔的销售空间,上合经贸综服平台的制度创新,能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率提升、成本降低和增加贸易量。
品质优良的阿富汗松子走进中国 " 不怕卖 ",国内商家快捷找到所需商品 " 不愁买 ",阿富汗松子用 15 天时间跨越千里 " 飞向 " 国内市场,这是上合经贸综服平台服务企业 " 引进来 ",打通贸易往来痛点、堵点的缩影。
中国本土企业 ,也通过上合经贸综服平台走向海外。
海尔是青岛本土企业 ,也是中国著名的家电企业和产业互联网新贵。海尔旗下卡奥斯首单海外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正在上合经贸综服平台的赋能下加速 " 出海 "。
海尔卡奥斯计划开拓海外市场。企业在上合经贸综服平台 " 新区视窗 " 产业园区板块发布了项目需求。
没过多久,平台便根据企业的优势和特点,匹配了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等国家的部分园区和企业。
经过多次洽谈,结合园区产业发展方向、工业基础等方面情况,卡奥斯最终与沙特阿拉伯一家大型工业园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目前,该项目正在全速推进,将依托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技术优势,提供数字化转型的解决方案,推动园区智能化转型升级。
上合经贸综服平台背后链接着广阔的上合国家市场和强大的供应链、服务链,持续的制度创新进一步拓展了上合组织国家及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市场,并将上合示范区打造成为我国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的出海口。
制度型开放,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抓手,也是上合示范区取得成绩的关键。
向制度要改革红利,向制度要增长速度,向制度要高质量发展。上合示范区成功地践行了这一理念。
结语
对外开放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不仅关系到中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持续稳固、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持续提升,也关系到国家总体战略。
在外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环境下,中国吹响 " 制度型开放 " 的号角,彰显了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心。
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持续推进对外开放,是中国的总体思路。
上合示范区及上合经贸综服平台是我国推进制度型开放的例证,将营造以制度为保障、以规则为基础的良好投资环境,推动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
"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
期望更多的地方如青岛市一样,积极参与到这个总战略中来,积极开展制度创新,打造服务型政府,推动中国的对外开放水平迈向更高的台阶。
版权所有:天津市数字贸易综合服务平台 备案号:津B2-20080229-9